誰知盤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食物是人類獲取營養、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,但是在我們中國,人口眾多,土地資源不足,食物資源來之不易。
兒童青少年作為祖國的未來和希望,肩負著歷史傳承和創新開拓的使命。從小應養成好的習慣,繼承和發揚我們中華民族勤儉節約、珍惜糧食的傳統美德。
珍惜食物、不浪費食物不僅是兒童個人素質的良好體現,更是我們國家食物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。食物浪費不僅給農業生產帶來額外壓力,迫使耕地面積和捕撈規模不斷擴大,同時也嚴重危害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,加大能源消耗、對自然界生物多樣性亦構成巨大威脅。無論是生產加工、運輸儲存還是消費環節的食物浪費,都會產生垃圾,造成能源上的循環消耗,以及加大環境成本。因此,提倡珍惜糧食,遏制食物浪費,不僅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,敬畏自然,也是保護自然環境,支持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實際行動。
珍惜盤中餐,粒粒助健康,點滴好習慣,鑄就大未來。作為祖國未來的種子,養成珍惜食物不浪費的好習慣應該如何做?
-
父母、家人以身作則,用自己的行動影響孩子。
-
從小灌輸珍惜糧食的美德,讓珍惜糧食的種子從小扎根孩子心中。
-
養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習慣,正確認識每一種食物對健康的重要作用。
-
按照需要選購食物,適量選擇,不鋪張。
-
選擇小份量、多種類的食物,并少量多次盛取,養成光盤習慣。
-
剩余的食物打包帶走,保證健康安全的前提下,合理利用剩余食物。
好習慣從小養成,好習慣受用一生。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,珍惜糧食,為健康助力。